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汽建启航||筑牢电信防诈安全防线,守护假期电信网络安全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的违法行为。




01  

兼职刷单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QQ,微信社交平台进行网络兼职宣传,以“先垫付高回报”的噱头诱惑学生参与刷单行为,一开始是迅速将小额的奖金回报给学生,当学生尝到甜头后,不法分子会要求刷单的金额越来越大,学生垫付的资金额会越来越大,当不法分子认为学生已经诈骗不出更多钱时会直接与学生切断联系。  


02  

婚恋交友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摇一摇的方式添加受害者为微信好友,在添加好友后通过编造假的身份信息和生活经历博取受害者的同情和信任,在取得信任后与受害者建立男女朋友关系,随后以需要车费、住院费用、结婚索要彩礼等名义实施欺骗行为。



03  

“冒充熟人”诈骗


在此类网络冒充熟人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在盗取他人社交媒体账号后,通过查询该账号的通话记录、备注姓名等信息查找到与该账号关系较为亲密的人, 以需要借用银行卡而不是直接借钱的方式降低对方的警惕 ,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预留手机号和银行验证码,修改受害者网银密码后,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诈骗受害者现金,或者冒充受害者的公司领导,以与其他公司有业务往来需要快速打款事后补签字为由骗取受害者汇款。


04  

虚假购物诈骗


虚假购物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网页、短信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待受害人购物付款后,将受害人拉黑,受害人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


05  

“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威胁、恐吓受害者涉嫌刑事犯罪,要求受害者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使受害者陷入恐惧,再让受害者进行资金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


06  

假冒客服诈骗


通常此类客服诈骗主要是以发送仿冒网站链接、骗取用户账号、密码、支付密码为目的,而随着智能手机问世,指纹付款普及,手机卫士的广泛应用,此类诈骗的数量则越来越少,但各位同学老师依然要保持警惕,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07  

当代学生该如何预防?


1.不轻信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无论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

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学核实。

3.不转账

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4.及时报案

遭遇电信诈骗,不要闷不做声,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上一条:推普进行时||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赴宁夏开展寒假返家乡实践活动 下一条:力践致远,筑梦前行||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总结大会圆满落幕

关闭